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城市文明升温加码
本报记者刘瑞凤
“喝杯姜茶暖暖身子吧。”日前,在巨鹿县南华社区,志愿者刘子宣说话间把一杯暖心姜茶递给外卖小哥。“一大早我们就准备了新鲜生姜、红糖、大枣,熬了满满一大锅,希望能让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人员少些寒意。”刘子宣说。
入冬后,我市开展“温暖冀益——温暖在‘邢’动”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县(市、区)志愿者为冬季户外作业人员、特殊困难群体送去关爱和温暖,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推动“厚植城市精神、共建温暖之城”行动的浓厚氛围。
跨域联动壮大志愿服务“主力军”
日前,满载着爱心物资的车辆缓缓驶入信都区宋家庄完全小学,孩子们有序地围聚在一旁,看着志愿者将一件件过冬衣物以及崭新的书包文具从车上搬下。
“我们积极响应全市号召,统筹共青团信都区委、信都区教育局、信都区残疾人联合会等多个部门的资源力量,共同举办‘梦想口袋’助学捐赠活动,为乡村留守儿童与困难家庭儿童送上生活物资。”信都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呈雷说。
“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残疾人、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等不同群体的需求涵盖生活、教育、心理、医疗等多个领域。”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宋磊修介绍,他们建立活动志愿服务项目库,牵头组织发动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老年志愿者、职工志愿者、助残志愿者、退役军人志愿者等,围绕入冬后各领域的志愿服务需求,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深入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合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近日,隆尧县妇联的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梳理头发、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提醒老人冬季及时增添衣物。“咱们妇联的巾帼志愿者都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耐心,更容易与老人建立信任,能更好地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给予精神上的慰藉。”隆尧县妇联主席宋素芳说。
目前,我市已征集各领域志愿服务子项目103个,各部门志愿者在不同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志愿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志愿活动蓬勃开展。在联动格局的作用下,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提升。
强化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志愿服务工作想要提质增效、均衡发展,就要对志愿者进行常态化培训,提升专业能力,把服务做到点子上。为此,各单位志愿队伍在开展“温暖冀益——温暖在‘邢’动”活动时,同步制定了志愿者能力提升计划,让志愿服务在各个领域都能精准发力。
“我们要利用国际志愿者日这个契机,动员社区、学校和企业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咱们冬季送温暖活动。”日前,团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张耀星说。聚焦今年冬季志愿活动的核心目标与关键环节,团市委牵头为各团县(市、区)委、高校、市直部门志愿服务队及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进行整体规划与具体流程分工,还对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沟通技巧进行模拟演练。
无独有偶,近期市残联针对梳理出来的26个扶残助残典型,进行集中学习与经验交流。市残联办公室主任于彦龙介绍,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助残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性,比如肢体残疾者可能在行动、生活自理方面需要更多的辅助设施与日常照料协助,而智力残疾者则侧重于认知能力开发、生活技能培养,这就需要志愿者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为他们提供精准有效的帮助。
随着一场场培训开展,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推进志愿服务朝着标准化、专业化迈进。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单位志愿服务队共开展动员培训200余场,培训志愿者达万余人次,为后续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协同各单位持续优化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与形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志愿服务场景。
星火成炬爱心善举温暖邢襄大地
近日,沙河市微力量公益协会组织开展爱心送餐活动,为环卫工作者、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人员送去冬日的温暖。“每天在户外工作,能吃到这么热乎的饭菜,心里特别暖。”环卫工人李俊芬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大锅菜边说。
这只是我市开展“温暖冀益——温暖在‘邢’动”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全市范围内,这样的爱心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领域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与关爱,为构建和谐、温暖、美好的社会添砖加瓦。
市义工协会为信都区10名困难家庭学生送去9000元助学金;平乡县油召乡张田庄村开展志愿活动,为老人义务剪发、进行身体检测、一对一心理辅导;广宗县敬老助残队义工为北塘疃镇杨庄村留守老人家中电路进行全面检修;临西县爱心志愿者协会为老年人教授手工工艺技术,对接手工活商家,促进老年群体居家再就业……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界积极响应,各单位、社会组织以及爱心市民踊跃参与,爱心善举遍地开花,迅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爱心合力。目前,各领域共计5200余名志愿者开展了1342场次活动,受益群众约4.39万人次。
“这项活动将持续至明年3月底,我们会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力求覆盖更多的群体与领域,让一场场深入人心、惠及大众的爱心行动,在邢襄大地留下温暖印记。”宋磊修说。